您的位置 » 首页 » 嵌入式工控机 » 首款Core M芯平板 酷比i7首发深度评测

首款Core M芯平板 酷比i7首发深度评测

发表于5年前 | 作者: blog | 分类: 嵌入式工控机 | 破蛋日:2020年03月10日 |

2015年1月7日,平地一声惊雷,酷比魔方国内首发搭载CoreM芯的PC平板——酷比i7。该机集4GB内存,128GB固态硬盘,11.6英寸全贴合屏幕,4G上网等诸多亮点于一身,过了一把当媒体焦点的瘾。但3599元售价直逼着实让人蛋疼,越来越多的国产厂商在尝试走向高端,他们可以在这个炼狱般的价位段站稳脚跟吗?这篇酷比i7的评测,就让我们先从售价说起。

苹果最新版本的iPad16GB/wifi版售价3588元,然而酷比i7逾越了它。那酷比魔方可真得有两把刷子才行。目前酷比i7所搭载的CoreM处理器,宣传拥有高达上一代英特尔酷睿i5的性能,并由于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使它的功耗可以控制在3.5W到5W之间。这颗处理器的官方报价甚至高达281美元(约合人民币1725元),比诺基亚N1还要贵,我们很难想象酷比i7将会有怎样的性能。

除了性能酷比i7还拥有直逼超极本的配置矩阵,像采用IPS技术的11.6英寸全贴合FHD屏幕,带来清晰艳丽的视觉体验;128GB传输速度超越传统eMMC四倍的固态硬盘以及4GB内存,使机器的开机与反应速度提升不少;当然还少不了正版Win8.1操作系统,不然就不能叫它PC平板,而与超极本抗衡了。

首款Core M芯平板 酷比i7首发深度评测

  遗憾的是,在便携性方面,酷比i7相比其它平板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840g的重量握在手里很有分量,9.5mm的厚度也在平板平均厚度之上,比搭载内置风扇的SurfacePro3还要多出0.4mm。如果你在纠结它和超极本的便携性,那毫无疑问酷比i7会更胜一筹,但它毕竟是平板,我有理由对它要求更高。在颇有分量的机身内部是否拥有与其重量相仿的品质呢?我们也只能通过后续拆机堂的拆解得知了。

如果把这台平板处理器,屏幕,固态硬盘等配件的成本加在一起,笔者粗略的估计一下也有三千元了,而该机零售版还附送磁吸式键盘与正版Win8系统,所以这个价格并不贵。但我们清楚再出色的配置拿到手里体验不好也无济于事,那么还是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评测环节,对这款产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吧。

酷比魔方i7平板的包装采用该公司一脉相承的白色方盒设计。不过相比以往的包装盒,它的体积更大。打开盒子,机器静躺其中,被一层白色塑料薄膜包裹着。拿出机器,底部便没有任何东西了,笔者猜测,未来这部分空间可能会存放随机附送的键盘保护套。而该机的其它配件都藏在盒子的右边那个小黑盒子里面。

该机的配件包含大号的充电器,一枚USB3.0转接线以及各种证。据了解由于我们是最先拿到的机器,所以没有随机附送键盘保护套。

酷比魔方i7的机身外观较为简约商务,仅有前黑后暗蓝的配色版本。机身边角的金属切割倒角是该机少有的高光设计部分。当我们从侧面看过去,倒角所勾勒出来的机身轮廓提升了整体设计感。

机身上方正中位置设计有200W像素摄像头,应对普通视频通话不成问题。光线感应器与充电指示灯均位于顶部左侧。不仔细观察较难发现。在屏幕底部设计有微软标志性的Windowslogo,当系统运行的时候触摸它,你均可以回到动态磁贴页面。

机身背壳绝大部分采用金属材质设计,表面通过阳极氧化着色工艺而达到磨砂质感,手感不错,就是冬天外出时握着的时候,触摸在金属上瓦凉瓦凉的。背壳仅有顶部采用黑色塑料,不难想象该机的Wi-Fi以及蜂窝数据天线应该就是藏在它的后面,因为金属材质将会屏蔽传输信号。

在顶部正中位置设计有一枚500W像素主摄像头,由于边框下陷使得摄像头凸起,不过机身平躺着时,并不会像iPhone6一样受到压迫。

按键设计在机身顶部左侧位置,自左至右分别是电源开关键,音量调节键。二者表面拥有金属光泽,但实为塑料材质,前者的键程较长,段落感较强,而后者的键程短,段落感也不十分清晰,盲按也可以轻易区分二者的不同。回馈力方面没有苹果iPad那么强。值得注意的是电源键左边的小孔是reset键,长按3秒可以强制关机,并可以以正常方式开机。而长按四秒以上机器关机后则只能连接充电器来唤醒机器。

该机的接口绝大部分位于机身左侧,自上而下分别设计有3.5mm耳机接口,MicroHDMI视频传输接口,12V2.5A充电专用接口,无风扇平板电脑MicroUSB3.0接口以及MicroSIM卡槽和TF卡槽。在笔者看来,值得注意的是MicroUSB3.0接口,早期机型想要USB3.0还需要拓展邬支持。不过想使用标准USB3.0则还需要官方附送的转接线支持。

该机底部五个铜金属触点用于磁吸式键盘的数据连接,旁边的两个凹槽是为了将其固定。

总结起来,该机的外观较为低调,金属机身的工艺没有太大亮点,但也保持主流,超大屏以及800g的重量注定这款机器不适合长期随身使用。笔者建议长期在家中使用平板的用户可以选择此平板,你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给它一个支撑,从而释放上手的负担。

我们都知道在诸如手机和平板等小型移动设备上,为了控制机身的尺寸达到足够便携的目的,通常是不会采用类似风扇的对处理器被动散热的方式,因为风扇的加入会对机身尺寸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功耗增加同样意味着对处理器散热性能的高要求,然而英特尔酷睿M系列处理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孕育而生。

相信大家了解英特尔正代处理器代号是酷睿,虽然酷睿M也是酷睿,但是并非第五代酷睿处理器,Broadwell才是第五代酷睿,酷睿M只是一个全新的分支系列与酷睿是并列的关系,与通常所指的i3、i5和i7系列处理器并非一个系列。酷睿M与酷睿不同,旗下并不分i3、i5和i7,统称为酷睿M,不过根据频率不同价格定位略有区别。

既然并非第五代酷睿,那么为什么要推出这样一个系列?通过英特尔的研发代号我们可以看出,酷睿M实则为Broadwell-Y,“M”即“Mobility”。面向的是移动级的产品;根据英特尔的宣传可以看到,未来将更多提供给高端平板电脑以及2合1设备,为那些不配备风扇但又渴望高性能表现的移动产品服务。

尽管酷睿M系列没有明显的代号划分,但是通过官网的详细资料我们也可以看到更为详细的配置划分。截止到目前为止,酷睿M处理器分三个级别分别是5Y10、5Y31、5Y51和5Y70。其中每个级别又会有一些细小的差别,例如5Y10又分5Y10a和5Y10c。

酷睿M处理器采用14nm制程工艺,在外形上将更加小巧,可以让设备机身厚度控制在9毫米之内,而无风扇设计让电脑运行起来更加安静。与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Y系列)相比,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的封装体积减小50%,并将热设计功耗(TDP)降低了60%。OEM厂商可以基于更小、更薄的主板,实现更丰富的外形设计和产品形态,满足消费者的不同使用需求。

酷睿M与上一代Haswell的处理器相比较而言,酷睿M的芯片大小仅82平方毫米,第四代的Haswell-Y则是131平方毫米,芯片缩小了30%,整个主板面积也变得更加小巧。虽然面积小了30%,但是晶体管数量从9.68亿到13亿,多出来的晶体管在提升Graphics的性能和提升CPU的性能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与之前的第四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相比,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将计算性能和显卡性能分别提升高达50%和40%。而与使用了4年的旧电脑相比,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实现了计算性能的两倍提升,将显卡性能提升7倍,对于老电脑的用户而言,完全是飞跃性的体验。

2013年,英特尔在电池续航时间方面,实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提升,而英特尔酷睿M处理器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续航的表现,其功耗已降低至4.5W,在执行有效工作负载的情况下,可将电池的续航时间延长达20%(1.7小时),是使用了4年的旧电脑电池续航的两倍。这意味着,您在外出时也可以长时间观看自己喜爱的影片。

酷睿M系列处理器的功率为4.5W,在执行正常工作负载的情况下,可将设备的续航时间延长20%左右。酷睿M通过削减SoC待机功耗,和降低工作的最低电压来降低了处理器的功耗。通过英特尔提供的对比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续航时间上大幅提升。

酷比魔方i7作为首款搭载Core-M处理器的平板电脑,综合性能无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由于搭载了全新的Core-M处理器,i7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Core-M处理所搭载的核心显卡是最新的HDGraphics5300,显示性能也有不错的表现。那么相比市面众多的Atom处理器平板,以及主流低电压处理器笔记本,Core-M的综合性能到底怎样呢?是否能够超越笔记本电脑呢?下面我们就来实际对比一翻。

CINEBENCHR11.5(64bit)支持WindowsXP和Vista的X86/X64系统,以及PowerPC和Intel架构Mac平台,最高支持16个处理器核心。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对于之前的9.x版,R11.5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

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我们重点考量了四款产品的多核性能表现,在CinebenchR11.5中酷比魔方i7获得了2.23分,超过了传统的超极本性能,同时我们也看到与SurfacePro3的2.84分性能也非常接近,而对比AtomZ3736F处理器性能提升相当明显,从跑分是实际过程看,整个测试和渲染的速度也提升很多。

3DMark测试软件针对移动设备分为IceStorm与IceStormExtreme两项,都是用来测试的动画,虽然复杂程度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都包含了三项测试——Graphicstest1(图形测试1)、Graphicstest2(图形测试2)以及Physicstest(物理测试)。

IceStorm/Extreme的渲染都是依据固定分辨率,前者为1280×720而后者为更高的1920×1080;然后缩放到设备屏幕上显示。这种Offscreen的渲染方式可以保证采用不同分辨率的移动设备拥有能够在一起比较的公平性。

通过IceStorm的三种模式测试后,我们可以看到酷比魔方i7的HDGraphics5300和微软SurfacePro3的HDGraphics4400成绩已经非常接近,而对比Atom则高出一大截,然而这是一颗4.5W的处理器芯片,这样的性能完全可以接受,图形性能方面有个更强支撑能力,基本上做到了笔记本同级别的水准。

和历代前辈一样,PCMark8也是一套针对PC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的测试套装,不过这次需要操作系统是微软Windows7、8,WindowsVista/XP完全被淘汰。PCMark8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总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PC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

PCMark8提供了三个不同版本,包括免费且不限制运行次数的基础版(BasicEdition)、功能完整收费40美元的高级版(AdvancedEdition)、针对商业用户收费上千美元的专业版(ProfessionalEdition)。普通用户使用基础版即可,只是不能自定义测试项目而已。

整机综合性能方面,微软SurfacePro3和普通超级本由于整体硬件配置属于笔记本标准,因此硬盘、内存等方面都加分不少,综合性能上酷比魔方i7稍逊一筹。但是对比普通Atom核芯平板电脑却提升了400分。

最后是散热部分,也是本次测试的重点之一。此前搭载Atom处理器核芯平板大都2.2W,而本次测试酷比魔方i7搭载CoreM-5Y10功耗为4.5W,更重要的是无风扇。而标准超极本低电压处理器都是15W,理论上讲,处理器性能越好功耗也就越高。最大疑问主要集中在CoreM提高性能后,放置在更为轻薄的平板电脑机身内,是否会直接影响到机身散热效果呢?

下面的散热测试我们和过去的单品评测方法相同,采用连续播放一段半个小时的720P高清视频,音量开启30%,屏幕亮度为50%,WiFi开启,其它无线连接关闭。为了有对比参照,我们不但使用Fluck监测酷比魔方i7机身正面与背面温度分布情况,同时还测试了性能更为出色的微软SurfacePro3。

经过实际测试可以看到酷比魔方i7机身正面温度主要堆积在机身左上角,最高温度35.3℃,并未超过人体体温,而其他区域的温度均处于舒适水平。机身背部的温度对应正面,也集中在机身左上角,最高温度35.8℃,平时即便是双手持握,也只是靠近机身下半区,因此热温度传导并不明显。

此外,由于SurfacePro3机身厚度略高于酷比魔方i7,再加上内置风扇结构的帮助,因此散热效果优于酷比魔方i7是正常的。不过,要知道酷比魔方i7平板电脑真正做到了无风扇设计,看不到风扇口,因此完全没有噪音,同时机身散热也比较合理,不会干扰用户正常使用。(很抱歉由于时间原因,没有来得及展开续航测试,后续我们会进一步完善这部分评测)

酷比魔方i7平板电脑的最大卖点毫无疑问就是首款CoreM核芯,处理器封装体积减小50%,而热设计功耗(TDP)降低了60%。以上两项数据,对于不断追求机身厚度和长续航的平板产品至关重要。此外,处理器大幅度提升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到更小机身尺寸上。而无风扇设计更为静音,机身厚度也被压低至9mm之内。总之,对于一款10.1英寸办公型平板而言,CoreM让不少用户找到了替代传统笔记本的新选择。

酷比魔方i7的外观细节方面也有不小的进步,金属外观全方位包裹,接缝和边角的细节处理更为到位,应当算是近年来评测过酷比魔方平板当中做工最用心的一款。不过,也有一些小遗憾。3599元的整机售价依然偏贵,机身上没有设计标准USB接口,平时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另外,不加键盘的840g裸机重量个人认为还是偏重。

文本标签:
本文地址:http://www.huapuxin.cn/blog/5940.html
除非注明,本站所有文章皆为原创,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马上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评论已关闭!